发表时间: 2018-05-21 00:00:00
浏览:
1、简述
报告厅主要用于演讲汇报等使用,对声学有较高的要求。
报告厅为封闭的室内空间,必须做建声设计,才能满足其使用功能所要求的听音效果,良好的声学设计不仅给使用者带来听觉上的***体验,也会给建筑本身增添光彩和特色。
报告厅声学设计旨在对空间进行混响时间的控制,避免其在使用时存在明显的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利用吸声、扩散等措施来满足报告厅室内的听音效果和声环境要求。
本方案将对报告厅室内的混响时间控制过程进行简述,说明室内采取的声学措施及相应声学材料的布置、用量和做法,并附相应的***标准、混响时间计算表以及计算机模拟数据,用以体现本设计的声学措施带来的效果。
2、报告厅平面图
一、设计依据
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GB50352—2010;
2、《建筑声学设计手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1987年版)
3、《建筑吸声与隔声材料》(钟祥璋主编,2005年版)
4、《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
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6、《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7、《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与项目相关的各专业设计图纸以及甲方提出的其它相关技术要求。
二、声学参量与定义
1、混响时间(T60)
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室内声场逐渐减弱至听不到所延续的时间,是衡量室内音质的一个主要参量。混响时间是指室内声音达到稳定状态,平均声能密度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混响时间长,声音在室内听起来较“丰满”,但有时则嫌“浑浊”,甚至会形成可分辨的回声,有加剧室内噪声的效应;混响时间短,声音“清晰”,且有吸音降噪效果。为使剧院具有优良的声学效果,应根据其内部的构造特点,综合考虑各类声学材料,使厅内声音各频段的混响时间尽量趋于平缓,达到合适的混响时间。
本方案使用伊林公式进行混响时间计算,具体如下:
其中,室内平均吸声系数α:
式中:V ——房间容积,m³;
S ——室内总表面积,m ²;
——室内平均吸声系数;
4m ——空气中的吸声系数;
——室内各部分的表面积,m²;
——与表面Si对应的吸声系数;
1、背景噪声
室内内无人占用时,在通风、空调、调光等设备正常运转条件下的噪声,衡量标准为噪声评价曲线:NR曲线(国标使用NR标准,国际标准为NC标准)
2、声学材料分布
三、模拟综述
经过声学计算分析可知,本项目的声学装修设计实施后,T30(混响时间)剧场平均混响时间为1.50S左右,初步满足使用空间要求,混响时间曲线走势较为平坦,能量较为均匀;SPL声压级分布差值在标准之内,满足使用要求,声场均匀度较好。
江苏三弦建筑声学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三弦声学”)成立于2016年,坐落于江苏省省级经济开发区——
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
三弦声学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声学方案研究、设计;噪声治理服务及检测;声学、节能、天花与墙板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涵盖建筑声学、厅堂音质、振动控制以及工业和民用建筑噪声治理领域。
专注于国内外客户,不仅具备国内外技术力量、管理实力,同时与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等科研单位保持长期的合作与技术交流拥有一支专业的声学顾问、设计技术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声学深化方案,同时具有多年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可针对不同的噪声和音质治理设计出合理的解决方案。